同人女
可以說是從事同人活動方面的女生。另一方面常被誤指為瘋狂喜愛男同性戀題材的動漫迷。其實同人女只是從事同人誌或同人活動的的女性,很多人常將腐女和同人女搞混,兩者還是有些不同的。
腐女子
(也可簡稱腐女)原為日本名詞「婦女子」,是日本的同人女帶有謙遜、自嘲意味的自稱;也可稱為腐女子,因此=有人就=將其簡稱為腐女。在台灣是稱喜歡BL的女生。腐也可當形容詞使用,指某些物體或人有BL傾向(例:這一本漫畫好腐 = 這本漫畫充滿BL)。
貴腐人
腐女的進化版。
污超腐人
貴腐人的進化版,腐女的超進化版。
御宅
原文發音(OTAKU)原本的意思是對某特殊方面特別擅長,後來引申為ACG專家,但經常具有貶意。現在通常指\"對某些方面特別擅長\"的人。
家裡蹲
蹲在家裡足不出戶,俗稱廢柴、米蟲,因為動畫NHK關係,常讓以為與ACG有關,事實上是無關的。
過激
過於激烈,引申為過於十八禁的事物。實際上,也有人用於接近十八禁的事物。
瑞穗
指女裝少年(源於『乙女はお姉さまに恋してる』。主角宮小路瑞穗男性,卻因家裡因素扮成女性。因此瑞穗被拿用來指男扮女裝的人)。
攻
擔任主動的一方,又稱為攻方、攻君或小攻;通常用於BL與GL上。
受
擔任較為被動的一方,又稱為受方、受君或小受;通常用於BL與GL上。(攻受的書寫方式:通常攻者名字放前、受者放後。)
領便當
指已經沒戲份的角色通常指動畫或遊戲中死掉的角色。
卡通(Cartoon)來自傳統的電視、電影媒體
動畫(Animation)則從電影技術以及電玩的發展需要而出
漫畫(Comic)漸漸發展成跨卡通、動畫,甚至如同文學一般的原點文本
卡動漫的接受對象非常廣
幾乎小孩、成人、或老年人都能接受卡動漫
而卡動漫的概念也跨越了知識類別如何發揮像卡動漫簡單但是深刻的張力與強度
在藝術、文學、音樂、扮裝概念、社會學裡逐漸成為重要課題諸如
電影裡動畫電影的增加
改編卡通、漫畫的電影形成
電影的賣座轉換成卡通
或者是
村上隆的平面概念
洪東祿的少女漫畫的英雄像
甚至是電影追殺比爾的漫畫式分格法
都是卡動漫逐漸發揮威力的證明
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
全意是:原創動畫錄映帶
劇場版就是在戲院上映的電影版本
TV版就是把漫畫內容搬到電視上作成動畫播出
第一套OVA從1983年推出至今經已有16年的歷史了,它在日本的動漫歷史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各種動漫消息中,我們都會看到有關它的資訊。
一般能夠作為OVA的作品一定是在首次推出時是未曾在電視或戲院上映過的,如果在電視或戲院上映過的作品再推出的錄映帶(或LD/VCD)等等就不能稱作OVA了。而OVA中的“V”亦泛指所有映帶/LD/VCD/DVD媒體,並不是單單當作錄映帶。如果說動畫中的TV版和劇場版的說法是按照播送的渠道來劃分的,而OVA則是從發行渠道來劃分的。
據了解,如果要一睹OVA的芳容,一般是租借,或是將它從櫥窗裏買回家來看。
而OVA的選材往往是應某個特定作品的愛好者的要求而出的,一般是將情節補完,以滿足愛好者收藏的需要;或是做個實驗期的製作,假如反響不錯,就很有可能做成TV版動畫,也有大批量製作的。
較之前兩個來說,OVA在數量上明顯的少多了(像《浪客劍心》這樣牛氣的動畫,也不過只出了4張OVA而已)。
一般的OVA並非廣為人知,只有FANS們才會對其津津樂道,頗有點“專業對口”的味道。
OVA的長度不受限制,比較自由,一部動畫,長篇的在四十到五十分鐘,短篇的二十到三十分鐘。如果比較長的,會拆成TV版的形式來出,也有加上OP和ED的,一集的長度在21m到25m的樣子,這樣做的考慮可能是希望日後能夠在TV上播出(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TV版動畫);即使現在是TV版的動畫,將來也可能以OVA的形式發售。如此一來,OVA和TV版就很難區分,當然這不是很要緊的事。比如55CD的《銀英》,實際上是OVA,而我們都習慣把它叫成TV版。有些動畫雖在TV上播出過,我們叫TV版,事實上,買的碟卻是從它的OVA版轉過來的。
而以上的情形,使得在OVA這個領域裏,動畫精品層出不窮,內容三教九流,無奇不有,水平也是大起大落,參差不齊。一方面,OVA對應的觀眾面較狹窄,製作起來面對的壓力較小,時間較寬裕,使製作者能夠充分的施展拳腳,
採用新的拍攝技術,新的腳本構成,以尋求突破,同時,OVA也成了磨練新人,挖掘新秀的好地方,有許多優秀的監督就是從OVA出道的,一部精彩的OVA常常是投入製作者極大的熱情和創作欲望而製作出來的,甚至可以說是嘔心瀝血,
所以,專門研究動畫的人,看OVA是必修課;另一方面,OVA的商業目的並非很明顯,在製作經費、設備、人員上出問題是在所難免的(一般不會出現在人氣動畫的系列中,這一點請大家放心),因此在眾多OVA中,虎頭蛇尾的是常有的,無頭無尾也沒啥稀奇的;精良的OVA可以和水準以上的劇場版叫板,而差勁的OVA則可以和業餘愛好者的成品相媲美。
ACG
Anime/animation 動畫、Comic 漫畫、Game 遊戲
各取開頭英文字也就是ACG!
Cosplay角色扮演
Cosplay,為Costume play的縮寫形式,其中Costume一詞為服裝之意,而play則是「扮演」的意思,合起來也許解釋作「服裝扮演」,詳細一點則是指「穿著奇特服裝以進行扮演活動」,而在這裡,Cosplay我們已經習慣解釋為「角色扮演」,而旁置原本關於「奇特服裝」的定義。這兒需要補述的一點是,此處所指的角色扮演跟一般電動/電腦遊戲分類中的「角色扮演遊戲」有點不同,這兒指的「扮演」是以真實的人物去裝扮的,是一種特殊的活動。
Cosplay就是這樣的一種扮裝遊戲,但是我們若從廣義的範圍來解釋它,則若你喜歡看電視上的綜藝節目,前陣子曾經風行一時的明星模仿秀,那也是Cosplay的一種,有人模仿政治名人亂開玩笑,那也是Cosplay,Cosplay的定義就是模仿一個已有角色,藉由相同的服裝、造型,或相同的動作、習慣,來達到模仿或扮演的用意,而不論被模仿的角色是真實人物或是虛幻人物。
歷史
Cosplay這個名詞,畢竟是由日本傳入的,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來談談Cosplay的發源歷史。
早在約1960~1970年間,日本學校的文化祭、運動會或園遊會中,就有著特殊的裝扮活動出現,然而早期比較接近於「服裝扮演」,而未有特定角色的模仿扮演。到後半時期,從美國動漫畫中的蝙蝠俠和超人開始,逐漸出現了以這兩種造型打扮的人們,而進入「角色扮演」的範疇內。1972年,日本第一次正式的Cosplay Show便出現了。
當時的角色扮演風潮,偏重少女漫畫風格,而多以專業人員為主,很快地,Cosplay成為一般在發表會場中必然出現的賣點。就如同現在的台灣,每款電玩的發表會上,也都會有人(較多是由藝人)負責扮演遊戲中的角色,以達到增加賣點的效果。
1980後,一般的玩家也開始出現在Cosplay的會場中,還有漫畫家本人打扮Cos的情況,之後由於Macross(超時空要塞)與其他動畫的興起,Cosplay也發展成以動畫為主流。Cosplay的精細度也越來越講究,甚至出現了專為Cosplay而參加活動的人們。
1983~1984兩年,Cosplay出現了令人擔心的局面,由於Cosplay精細度要求之故,各種武器紛紛出籠,造成了Cosplay的危險性,而後又爆發TBS電視台採訪Cosplay時,企圖誘導Cosplay玩家做出危險動作,及引導玩家做出不適當的發言,造成玩家們的大力反彈。
1987年後,由「聖鬥士星矢」再造Cosplay旋風,許多的大型鎧甲炫目一時,此時的Cosplay也從動漫畫推展到小說、電玩、電影上,並且漸漸出現分野。另一方面活動大會由於Cosplay的危險性,逐漸對Cosplay做出諸多限制,1989年時,在東京都內舉辦的許多展覽會場甚至相繼的禁止Cosplay進入,使得Cosplay的玩家一下子減少了不少。
1991年後,Cosplay的玩家開始自律,活動會場理張貼的玩家須知多了關於Cosplay的內容,對玩家們的設想也更為周到,比如開始設置更衣室供玩家使用,Cosplay的歷史逐漸步入正軌,Cosplay這個名詞也更廣為人知了。
Cosplay雖然是從日本傳入的,但是早在這之前,台灣和西方國家就有這樣的角色扮演行為了,西方有蝙蝠俠和超人,我們台灣呢?台灣的Cosplay當然源起於台灣的本土文化-布袋戲囉!
布袋戲的角色一向性格鮮明,玩家對於其中角色的愛恨也非常明顯,基於Cosplay的原始動機--「化身其中」,扮裝成布袋戲中的人物自然受到玩家的喜愛,只是由於布袋戲的造型一向都是華麗取勝,而越華麗的造型,在服裝、配件上面都會越複雜,製作起來所需花費的成本便更是高昂,若玩家有些講究,要求扮裝的物件能接近於原設定材質,像是羽毛頭飾、金屬披掛等等,製作的費用就更為可怕,一般說Cosplay的費用動輒破萬,通常便是指Cos布袋戲人物而言。
而國外的Cosplay由於外國漫畫通常偏向超能力性質的漫畫角色,一般只會讓玩家喜歡看而少有「化身其中」的感覺,故國外的Cosplay比較多是商業性質的,而少有一般玩家參與。然而在現今東洋漫畫也逐漸傳入西方的時候,西方的Cosplay也逐漸出現了Cos東方ACG角色的玩家,不過由於東西方人在體格上的差異性,導致西方人在選擇Cos角色時常常感到為難。
所以COSPLAY一般來說是東西方都有的。
同人誌
簡單來說 就是指"非職業漫畫家自力出資所畫&出的書"
「同人誌」是指一種《出版的型態》,也可算是《媒體》的一種。「同人」一詞在日文的意思是【志同道合之人】的意思,因此「同人誌」可以說是『有著相同喜好的人所出版的書籍雜誌』。「同人誌」的定義是由『作者完全自費出版、編輯、印刷,然後分送或販賣給想閱讀的人』。
在日本有「同人誌」這個名詞出現的時候是在二次大戰後,70年代由於影印及印刷技術的普及,同人團體的作品便更多樣化,最初只有小說或詩詞。然而,演變至今,除了現在最為普及的漫畫、小說作品外,還有許多種類漸增中。尤其是日本方面,旅遊札記、研究報告、讀書心得、評論、情報介紹等等...。近期由於個人電腦的普遍化,更出現了自己創作的遊戲軟體及cf等。
目前的同人市場中,大家所出版、描寫的對象,大多是動畫、漫畫、小說中所出現的人物,以及電視、電影、藝人、偶像、樂團,還有動物或是某特定人物等。一般來說,「同人誌」是以這些原作來加以改編,配合自己所想的故事套用上去而創作出來的自費出版品。
網址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51002445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1812206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22600884
:http://tw.group.knowledge.yahoo.com/520123-love/article/view?aid=13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30701514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